|
|
 |
該文章講述了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. 到銑床上,利用刀具找正工件坐標原點,在設置坐標原點時要將刀具的半徑算進去,這樣才能使主軸對應工件原點 ,x-y平面的坐標定下來后,確定z方向上的原點,將z方向上的原點設在工件表面上,以方便編程。之后就是加工,加工程序編好后必須進行一次模擬運行,察看刀具路線是否會超出銑床的工作行程,防止出事故。如果程序沒錯,就可以傳到數控銑床運行。不同刀具要使用不同轉速,鉆孔要比銑槽的轉速慢,進給速度要根據觀察來手動調試,加工時要時刻觀察走刀情況,同時適當加冷卻液及掃除鐵屑,當程序完成后,刀具就會自動回原點,(若發現有不正常的現象,必須馬上停止。)若無異常現象即可繼續做下一工序。 零件加工工藝卡參看附件。 第六章 模具的裝配 1、常用的裝模工具 平行夾一般成對使用,將兩塊或幾塊平行的板料夾在一起引孔或裝調模具時夾緊用。 1)、在鉆床打孔時特別是用平行夾頭夾住板料之后,板料不能直接放在鉆床工作臺上,必須要用平行墊鐵,將工件墊平后打孔, 2)、調節冷沖模上下或塑料動定模之間的距離用 3)、調整凸凹原間隙用 (3)、銅棒(銅榔頭)
銅棒主要是利用銅料較軟的特點,用其鎬打模具,銷釘及裝入凸模型芯等和零件,可使棒桿變形而不傷害模具零件. 2、模具的裝配: (1)、冷沖模的裝配過程 沖模的裝配原則是將模具的主要工作零件如凹模,凸模凸凹模或導板等選為裝配的基準件,復合模一般的裝配順序為: 一般以凸凹模為基準件,先裝凸凹模部分再裝凹推板和凸模等。 該倒裝復合模裝配過程如下(裝配圖見附錄): <1>、按零件圖和工藝要求檢驗全部零件 <2>、底座劃漏料孔線,加工漏料孔 <3>、上模座劃線,加工模柄孔 <4>、凸模壓入固定板并磨平 (1)將凸凹模裝入下固定板并正反面磨平 (2)將圓凸模裝入上固定板并磨平 注意:安裝圓凸模時必須以凸凹模的沖孔凹模為基準,看凸模壓入固定板 <5>、組裝下模: (1)打卸料板上的螺紋孔。 1)將凸凹模插入卸料板,調整好方向墊好墊鐵。 2)由固定板向凹模引孔。 A:用F6.7的鉆頭引螺釘過孔。 B:用F6.7的鉆頭引卸料螺釘過孔。 3)用F6.7后鉆頭打孔。 4)攻絲4-F6.8。 (2)打下模座上的孔 1)將凸凹模和固定板上在下模座上(注下模座的漏料孔與凸凹模的漏料孔應對正)。 2)用平行夾夾緊固定板和下模。 3)由固定板向下模座引孔。 A:用F6.8的鉆頭引螺釘過孔。 B:用F9的頭引卸料螺釘頭過孔。 4)做好記后分開。 5)用F9的鉆頭打4個螺釘過孔。 6)用F13.5的鉆頭打4個卸料螺釘頭過孔。 7)反|<< << < 1 2 3 4 5 6 7 > >> >>| 面將4-F9的孔沉孔13.5×10。 8)用F13.5的锪孔鉆锪孔保證深12。 9)正反面孔倒角。 (3)組裝下模 1)將墊板、凸凹模包括(固定板)按方向放在下模座上。
2)用螺釘拉緊并輔以平行夾夾緊。 3)用F7.8的鉆頭打F8 銷釘孔的預孔。 4)鉸孔。 5)選配并打入銷釘(卸料板暫時不裝)。 <6>、組裝上模 (1)將沖孔凸模和固定板固定在上模上。 1)將沖孔凸模插入凸凹模的沖孔凹模孔中,兩邊用平行墊鐵墊在上下固定板之間,使沖孔凸模插入沖孔凹模深約5mm。 2)將上墊板對準上固定板的孔位放置好。 3)合上上模座。 4)用平 行夾將上模座、上墊板及上固定板夾緊。 5)調整沖孔間隙。 6)用撬桿將上下模分開。 7)用F9的鉆頭由上凹模板向上模座引4-F9的螺釘過孔(兩銷釘孔不引孔)。 8)用F7.8的鉆頭打F8銷孔預孔。 9)用8的鉸刀鉸孔。 10)做上記號后折開。 11)打4-F9的螺釘過孔。 12)將4-F9的孔沉孔F13.5深10。 13)用F13.5的锪孔鉆锪孔深12。 14)上模座正反面的孔倒角。 15)裝模柄。 16)打止轉螺釘預孔F5.1×12。 17)攻絲M6。 18)上轉螺釘。 (2)裝落料凹模并組裝上模 1)將落料凹套在凸凹模上,加墊鐵同樣使凸凹模進入凹模約5mm (注意擋料釘讓位孔的方向與卸料板擋料釘的位置相符)。 2)將推塊套入沖孔凸模。 3)將沖孔凸模插入沖孔凹模,推板插入落料凹模。 4)放入頂桿。 5)放上上頂桿。 6)將打板和打桿裝配一體并鉚接后插入模柄孔中。 7)合攏上模,打入上模座和上 固定板的銷釘。 8)微調落料凹模方向后拉上上模的螺釘。 9)輔以平行夾。 10)調整廢料間隙。 11)用F8的鉆頭將兩銷孔引在上模座上。 12)用F7.8的鉆頭打兩銷釘預孔。 13)用F8的鉸刀鉸孔。 14)選配并打入銷釘。 <7>、安裝下模座的卸料板 (1)安裝伸縮擋料銷彈簧及螺釘。 (2)安裝固定檔料釘。 (3)在下固定板和卸料板之間墊上橡皮。 (4)安裝卸料板。 整個裝模結束。 產品模具裝配圖和主要零件圖參見附件。 第七章 壓力機的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壓力機的種類和作業方法的不同,應采取與其相適應的安全裝置。安全裝置應安裝調整方便,維護管理簡單,工作可靠,不受外界環境(光、噪聲、震動等)干擾,不影響操作者視線,不防礙作業效率。 本套模具采用:光電保護裝置。 在操作者與危險區(上下模具的空間)之間用光屏截住,一旦操作者的手或肢軀進入危險區遮住光屏時,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,電信號放大或,使繼電器動作,控制壓力機的啟動控制線路,壓力機便立即停車或不能動。該裝置適用范圍較廣,具有摩擦離合器的大、中、小型壓力機均可應用。 除了在壓力機上合理采用上述安全裝置,從模具上解決好安全問題亦是很必要的。因此,在模具設計時,應周密地從各個不同角度考慮必要的安全措施。 模具外部不能有突出部分或尖角部分,凡與機能無關的一切銳角都要倒棱,以免 割傷皮膚;將模具上模座的正面做成斜面,以增加安全操作空間;在復合模中,減少可能的危險面積在卸料板與凹模之,做成凹槽或斜面,并減少卸料板前后的寬度;為了避免壓手,導板或剛性卸料板與凸模固定板之間應保持足夠的間隙,一般不小于15—20毫米;在需要用鑷子將工件放入定位板時,應在凹模和彈性卸料板上各切去一凹槽,以便裝卸工作。采用彈性刮料板和自動接件裝置,以代替用手去卸工件。彈性刮料板一般適用于工件料厚>1.5毫米的情況;為防止沖壓時,操作者的手指誤入沖模危險區,可以在模具周圍安裝防護罩或安全柵欄。設置防護罩或安全柵欄時,應保證操作者有足夠的可見度;單面沖裁時,盡量將凸模的突起部分和平衡擋塊安排在模具的后面;在拉伸模與彎曲模中,壓料板與下模座的空間必需用導板
|
|
 |
|
|
|